9月28日,由西南交通大学文科学部、西南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和西南交通大学党的组织建设与人才发展研究中心共同组织的《四川建设人才高地的策略与举措研研究》研究成果评审会在成都顺利召开,此次评审会邀请到中组部人才局原巡视员、副局长李志刚,西南交通大学党委原副书记、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何云庵,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党委副书记,二级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陈井安,复旦大学教授、复旦大学全球科创人才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上海市人才理论研究基地首席专家姚凯,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四川大学人力资本开发研究所所长罗哲,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原院长、西南交通大学党的组织建设与人才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吴江,西南交通大学文科学部执行主任、西南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张雪永,西南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廖军,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绩效考核研究室原主任、研究员,西南交通大学党的组织建设与人才发展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副主任袁娟,人力资源报和四川劳动保障杂志社总编辑何健以及部分西南交通大学相关学院领导、师生参加会议。会议由西南交通大学文科学部执行主任张雪永主持,评审环节由专家组组长何云庵主持。
会议伊始,西南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廖军代表西南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致欢迎辞。会上,研究课题组首席专家吴江教授首先介绍了课题研究的开展情况,研究课题组副组长、研究员袁娟介绍课题最终研究成果,与会专家分别从各自研究的领域和方向对研究课题成果现场进行鉴定和点评。
据了解,该研究成果旨在将人才高地建设的普适理论与四川省实际有机结合,以双重开放理论视野,提出了四川建设人才高地的战略目标、战略布局、实施路径和具体举措。专家组对该成果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其问题意识强、调研论证充分、分析精准深入,提出了许多新思路和新设想,充分体现了战略性、区域性、总体性。研究报告报告系统分析了四川建设人才高地的独特优势和发展方向,并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建议。专家组还提出了对成果的修改意见,包括突出整体定位、非对称竞争策略、创新、国际视野等方面。这些修改意见将进一步完善该研究成果,为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四川人才强省战略提供理论和政策支持。与会专家一致认为该研究项目成果研究方法科学,调研充分,调研区域覆盖全省,研究结论可靠,提出的对策建议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该报告的发布也将为四川建设人才高地提供重要的理论指导和政策支持,推动四川在人才引进、培养和留住方面取得更大的成就。
评审会结束前,专家组对该研究成果提出了进一步修改的建议,
一是突出整体定位,全球竞争背景下的四川“大粮仓、大后方”、新三线建设中的战略定位和中国高质量发展“第四极”定位。
二是突出非对称竞争策略、差异化策略,凸显四川在高等教育、军工比较优势、特色产业比较优势,突出有“烟火气”的特色产业和人才集聚;突出人文社会科学、文化艺术高地建设;突出国际化优势;突出包容宜居的人文优势,以及自然生态优势;突出“一带一路”关键节点优势。
三是突出创新,弘扬企业家精神,突出企业的科技创新主体地位;突出科技成果转化和创新创业环境营造;突出人才工程、人才项目,实现人才谱系建设中的政策配套;突出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在企业中的融合;突出人才品牌创新,营造近悦远来的人才发展氛围。
四是突出国际视野,在借鉴国内三大人才高地建设经验外,更多借鉴国际领先科技集群的经验。
五是突出成渝人才、产业协同发展。
六是突出时间表,明确四川建设人才高地“1+3+N”布局的阶段性要求和时间表。
七是案例需要短与长的结合,增加专报。
八是希望课题组更加充分地阐释对人才高地、四川人才高地的理解。
通过这次评审会,西南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展示了其在人才高地建设研究方面的独特优势和学术实力。未来,该学院将继续致力于推动四川建设人才高地的发展,为实现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和四川人才强省战略作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