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2月30日周四晚上7点整,政治系研究生12月读书交流会在九里校区0801室如期举行。本学期最后一次的读书交流由任勇老师主持,与会的有09级硕士研究生郭琼琼,10级硕士研究生高照亮、周洋洋、叶兆琴、蒋金洋和冯国磊。因事不能参加交流会的张现洪等人向任老师递交了读书报告。
本次读书交流会由蒋金洋主讲,他主要阅读了《战后法国政治史》和《世界各国政治体制:法国》两书,他先对两本书的主要内容做了简要介绍,然后开始以时间为线索,追溯到法国大革命开始的政治体制演变过程,以马克思主义关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的理论出发,主要分析了法国政体转变原因中一些自己的看法。首先,他把法国的政治体制转变过程划分为五个时期,即封建社会时期、大革命1789到巴黎公社时期1871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法兰西第四共和国和法兰西第五共和国。他认为在封建社会结束时期,法国爆发大革命,宣布成立国民议会,建立形式上的君主立宪政体,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16世纪上半叶,法国资本主义开始在封建社会内萌芽,到18世纪取得了更进一步的发展。法国社会结构开始发生变化,出现了新兴的阶级和阶层,特别是新兴的金融资产阶级急于推翻阻碍资本主义发展的封建势力。而在大革命1789到巴黎公社时期1871年这个时间段,封建势力、资产阶级中的各阶层势力(金融资产阶级和中小资产阶级)不断因为自身实力的增长而进行政治体制的频繁变革。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也可以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来看,说明当时无论是法国或者欧洲各国的封建势力还相当顽强,并不是没有还击之力,所以政体不断在君主立宪政体、共和政体甚至是封建性质的帝国政体中循环……他指出,从1789年到1875年的近90年内,法国宪法平均约7年更换1次。宪法的频繁更迭引起政体的复杂多变,法国政体先后出现了君主立宪制、帝制、民主共和制、独裁制等等。近代法国政体更换的主要原因在于法国阶级斗争尖锐复杂,小党纷立,政局动荡,连绵不已。政体的变迁最初主要反映资产阶级和封建阶级的斗争,也反映了资产阶级共和派和君主派的斗争,后来还反映了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斗争。其中最本质的原因还是因为工业革命的进程所影响……直到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建立之后,特别是1875年宪法通过后,第三共和国确立了一套新的政府制度。1875年7月,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全部通过。新宪法赋予总统极大的权力。修改后还确立“政体的共和制形式不容成为宪法修正案的对象。”他指出,在这个时期为什么法国共和政体能够以宪法形式永远确立下来,主要原因还是因为这个时期世界各国特别是法国已经彻底完成了工业革命,资本主义势力已经占据主导地位。其次,他通过对法国第四和第五共和国的分析,指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理论同样适用于第五共和国的建立上并进行了相关分析。最后,他对法国的全民公投的利弊结合我国是否具有公投的基础做出了自己了判断。蒋金洋的读书报告结束后,任勇老师先是让大家针对蒋金洋的读书报告进行了简短的交流与讨论,然后再予以点评。任勇老师首先是简明扼要地概括了蒋金洋的读书报告,并总结了几个主要结论。然后,任勇指出这两本书主要是进行的描述性介绍,结合研究生读书必须结合政治理论,任老师提出了相关宝贵经验。
其次发言的是周洋洋。她读的是《美国政治基础》一书,她认为美国宪法的形成是一系列妥协的产物。这种妥协其实就是各种政治力量的博弈。她指出,首先是联邦党和反联邦党的妥协,反联邦党最终承认美国宪法以及确立的联邦制度,代价是联邦党要同意权利法案的颁布,妥协的最后,两方都达到了自己的目的,宪法得以通过,联邦制度得以确立,时隔一两年,权利法案也颁布了。其次,是大州和小州的妥协。大州认为自己为联邦政府提供的资金比小州多,相应的就应该在国会中拥有更多的席位,小州则认为如果这样做,就不能保证自己的权利得到保障,要求不论人口数和缴纳的税款,一律按照相同的数量安排议会议席。经过一番妥协和斗争,形成了现有的国会上下两院按照不同原则分配议席的传统,即上院,参议院按照每州两人的原则分配席位,下院,众议院按照每州人口数安排议席,这样就保障了大州和小州共同的利益。她还指出,其中涉及的其他的妥协还有很多,但是上述两个妥协是最重要的,也是影响最大的,同时也是给我印象最深的。任老师做了简单的点评,指出美国宪法是美国民主制度中的重要一环,建议大家去仔细查看这方面的资料。
随后,叶兆琴就钱穆的《历代中国政治得失》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她指出这本书以动态逻辑方式行文,阐述了汉、唐、宋、明、清五大朝代的政治制度。之所以是动态,不仅是朝代的更迭,更多是因为该书对政治制度的讲解不是单单罗列制度的条条框框,而附之缘由并与前面的朝代进行比较,如丞相一职从有到无,从一人之上、万人之下到一分为三再到彻底废除,以一种动态的方式将丞相一职的来由和演变阐释得非常清楚。该书用比较的方法进行得失讲解,作者更多的是将后面的朝代与汉、唐进行比较,认为汉的地方制度最好,唐的租庸调制有利于百姓生活和经济发展,明、清的中央集权最突出。作者在写制度时,并非孤立将每一个制度分列,而是相互配合,形成一套体系得进行讲解,并且将制度伴随人事流动来分析。
最后冯国磊就苏联解体这一话题向任老师进行请教及讨论。
因为本次读书交流会对主讲读书报告的讨论过多,时间安排上出现一些失误。所以,后来任老师就针对研究生的论文发表、如何做相关学术研究进行了相关指导。虽然没有按例让每位同学都对自己读的书进行讨论交流,但到场的每位同学都积极地参与了本次读书交流会的讨论。任勇老师从自身出发,给大家讲解了许多学习和读书的方法,而每位到场同学也思考到了一些新的问题,学到了很多新的知识,相信政治系的读书交流会将能够为大家带来更大的快乐与收获。